子非馬戲團大象,焉知象不樂?
因長期受到動物權益分子炮轟,指對大象不人道,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美國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Circus),終止已有 200 年歷史的大象表演。11 頭大象正式退休,移居佛羅里達州的保育中心。這事固然有人叫好,但亦有人感到傷感。這傷感不獨是不捨得大象的精彩表演,也為大象被迫失業感到同情和惋惜。
象各有志 不一定愛草原生活
離開馬戲團,對大象來說是不是一定是好事呢?沒錯,大象一般習慣在草原上生活,但也很難斷定馬戲團的表演生涯不會給牠們帶來快樂。《哭泣的大象》(When Elephants Weep)一書的作者馬森(Jeffrey Masson)就說,馬戲團的表演生涯是大象習慣了的生活,很難說牠們從未因表演而得到快樂。
再以人類的經驗而言,有些人喜歡農耕生活,有些人喜歡城市生活,我們不是大象,很難確切知道到底在草原奔走還是在馬戲團表演更為適合牠們,說不定每頭大象都有不同的取向。而據專家說,大象感情豐富,要跟相處多年的訓練員告別,相信一時間也是難以接受的。
當動物想要什麼 由人類決定
再退一步來說,如果大象根本沒有智力分辨哪種生活最適合自己,那麼,在草原上奔跑和在馬戲團表演對牠們來說又有什麼分別呢?又何必一定要禁止牠們在馬戲團表演呢?說什麼最起碼做回真正的大象,真正的大象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若說回到原始,人類的原始生活也不是在城市之中,我們是否都要回到鑽木取火、耕種打獵的日子才叫做順應本性呢?相信如果現今有哪個統治者下令要我們回復原始生活,一定會遭遇反抗,被迫下台。要馬戲團的大象回到草原的話,相信牠們已不知道怎樣生活,故此現在也是讓退休的大象到保育中心去。可以想像,在保育中心終日無所事事,日子必定十分枯燥,習慣以表演為業、一向在人們掌聲之中生活的大象又能否適應呢?
大象不懂得說話,不懂得表白,也無從做決定,於是牠們如何生活就由我們人類來決定。基本上,文明人對動物是善意的。人們千方百計地讓動物過得好,對動物甚至比對人類還要好。
過猶不及 對動物好過對人
人類為了兩餐,絞盡腦汁,費盡氣力,都好像是應該的。運動員為了金牌弄得五勞七傷,也不會有人說不人道。明星為了表演捱更抵夜,耗盡精力,也沒有人為他們委屈。可是,大象卻不能表演,否則就不是做真正的大象,就不人道。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當然,用電擊、鞭打等法來訓練馬戲團的大象,的確為牠們帶來痛楚,可以作出改善,但相比於運動員的地獄式訓練、明星的無盡付出,大象的遭遇恐怕也是不遑多讓吧。
我們這個世代,對待動物是太好了。即如香港,人們對待寵物總是悉心呵護,貓啊狗啊在家裏都養尊處優,吃得肥肥飽飽,打扮得漂漂亮亮。有什麼虐畜的行為,都要判罪受罰。這樣對待動物,是基於推己及人之心,本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
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對待動物的善意過於對待人類自身,就恕難認同了。
好像兩年前的未雪事件,港鐵職員處理不當,誤闖路軌的唐狗未雪慘遭直通車撞死,固然值得指責,但其後示威者到港鐵站圍堵滋事又未免過態,讓人有人不如狗之嘆。
更何況,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我們種種以為是對動物好的做法,又是不是真正對牠們好呢?一切由誰來論定?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