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vs素食】角力兩年,媽媽終於給我親手包一碗「素餛飩」…
之前在 Facebook貼了一張照片,是一碗媽媽給我親手包的素餛飩,朋友紛紛讚好,還留言說羨慕我有個會煮素的媽媽,抱怨自己家人不太支持吃素。
其實,他們不知道那碗餛飩,是我與母親大人角力了兩年多,才能換到罷了。
文:小青@班女講素
我想,很多吃素的人,也跟家人有過討論或是激烈的爭辯。初時家人未能理解和支持,雙方看似難以找到解決方法,但其實在不知不覺間,你的堅持卻已打動他們。
成長:掌管飲食的人
猶記得網路上有一段短片,片中兩個小孩背着廚房,坐在飯桌前,討論晚餐的菜式和喜歡的動物;鏡頭一轉,小孩的媽媽煮好晚餐,端着碟子走進飯廳,從小孩的背後將食物「從上而下」放到他們跟前。碟上的香腸和煙肉,正好是他們剛才討論最喜歡的小豬。
在小朋友未懂性前,吃什麼幾乎都由「一家之煮」媽媽決定。長大後吃素,還是需要和家人交代。要是家人明瞭,那是非常幸運,但很多素食者都要花一段時間跟家人溝通,才能獲得接納。
角力:家人誤解吃素=不夠營養
家人通常擔心吃素會營養不良。所以為了想我重新吃肉,他們有意無意將肉夾進我的碗裏。
他們又會說很多令人傷心的話,譬如說你太瘦、易病、沒精神、不好看等等,這些話媽媽就對我說過很多遍。
後來,她轉為說「煮素菜很麻煩」,又說自己不懂煮素。所以她不理我,繼續煮肉,我總是僅能分到一碟青菜。
其實我已經搬離家,每星期只一天回家吃飯,最想飲媽媽煲的湯,但她加了兩片肉來熬湯,湯就擱在我面前,我唯有忍住不飲。
「唔食肉啫,點解湯都唔飲呢?」
我馬上趁機解釋自己的飲食理念,回答道:
「問題唔係食與唔食,而係我唔想隻動物死。」
妙問妙答,沒有爭吵,只是大家各執一詞。
「以後不回來吃飯了。」
我甚至說出這句令媽媽心碎的說話。
一煲肉湯預了我的份量,但我把它推開了,於是剩下一大碗。
讓步:與阿媽共同逛街市
我的抗爭史沒來得太過激烈,與家人的關係也很快從冷戰回復正常。有天回家吃飯,媽媽主動說:
「我煲了素湯,看電視學的。原來加了腰果,就能令素湯不寡,像肉湯一樣香。」
她還開始發掘區內的素食小超市,又到大埔有名的「樹記」排隊買豆製品。
肉麻的話不要說了。我也找來一些易學的素食食譜,讀給她聽,她總是嗤之以鼻;我又會帶她到素食店,很多菜式她吃過就懂得煮。有時候我會跟她到街市買餸,由我來發板晚上煮什麼菜,免卻她煩惱。
最重要是,我會拖着她的手上餐館、去街市。
其實父母的嘮叨,部份是擺脫不到「吃肉=健康」的想法,說到底也是擔心你的身體。這兩年我少了傷風感冒,游水行山也沒問題,雖然媽媽偶爾仍會叫我吃魚吃海鮮,我總是一笑置之,但她總算放心了。
現在回家吃飯,五碟餸中有四碟是純素,家人也因此減少了吃肉和油膩食物。
最大的角力:結婚擺素喜宴
和家人在素食上的角力,除了日常生活的細節外,聽得最多便是素食朋友結婚擺酒的難題。就算新郎新娘也是素食者,結婚擺酒仍然很難說服家人轉素食。但自己辦喜慶事卻要動物犧牲,尤其只有數週至數個月大的BB乳豬,便覺不忍。
相信每一對新人都不想為了喜宴膳食而跟家人鬧翻,於是在選擇動物和家人之間,陷入兩難。「班女講素」的JoanJoan為此說了句:
「要在關鍵的時候成功說服家人,其實平日需要非常堅持。」
「堅持」並不是叫大家每次都絕食抗爭,而是要堅持提醒家人自己吃素的初衷。要是平日也不敢向別人承認自己的素食習慣和理念,別人便不會覺得吃素這回事對你來說至關緊要。到了擺喜宴這些家人必定參與的事,你平日的態度和溝通,其實早已決定你能否說服家人,讓你辦一場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殘忍婚宴」。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