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青年跳輕鐵車頂遊車河惹熱議 Parkour資深者:不贊成踩界犯法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飛躍道」(Parkour)近年大行其道,兩名青年涉於屯門輕鐵站跳躍至正行駛的輕鐵車頂,並沿途以手機錄影拍片,狀甚興奮,港鐵表示已經報警。

記者今日(10日)到片段拍攝現場視察,發現屯門市中心站附近有部份行人天橋距離輕鐵月台簷蓬十分近,加上月台簷蓬是平面設計,無障礙物或尖刺,無法阻止有人爬上平台做危險動作。

不過,有Parkour資深者表示,大部分Parkour玩家奉安全至上,飛躍疾走期間會評估外在安全系數,亦會量力而為,他個人亦不贊成以身試法。現時本港缺乏Parkour正規場地,他期望港府可投放資源興建合適訓練場及配套,為Parkour去除負面標籤,及鼓勵以安全形式長遠發展。

+13

Parkour於1980年代末由法國人所創,1990年代起因電影 《Yamakasi》而在國際間流行。Parkour常被歸類為極限運動,其沒有既定規則,主要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跑跳穿行。

香港跑酷移動藝術協會會長Daniel表示,本港Parkour屬小眾運動,相信現時活躍人數約百人,圈子內大部分人奉安全至上,部分人為尋求刺激,擅闖私人地方,但他個人不贊成以身試法,「玩Parkour本身唔係犯法,但係邊度玩,大家都知道法律條界線。」Daniel續說,舊式屋邨及近山的屋邨公園設有較多高低障礙物、另室內運動場館或私營工廈單位是相對安全的飛躍場地。

近年不少年輕人於網上觀看外國Parkour影片後「自學」模仿,他呼籲玩家勿貿然冒險行事,應跟隨正規教練學習基本功,並於教練在場下於公園或室內運動場館等安全環境練習。他以往曾於室內運動場地開班授徒,當時年紀最小的學員約8至9歲,並按其年齡程度教授過欄、側身翻等動作,「(其家長不擔心子女學Parkour危險?)又無喎,自己跌跌碰碰仲危險,所以先嚟報班上堂。」

Parkour主要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跑跳穿行。Daniel指,多選址公園或室內場地飛躍,亦不鼓勵以身試法。(資料圖片)

Daniel又指,Parkour 涉及跳躍等動作,講求反覆練習及掌控自身能力,亦要事前評估外在風險,例如石屎有否不穩、落腳點會否跣倒等情況,確保在安全可控下進行。身兼電影特技人的Daniel表示,於電影拍攝跳天台場景時,會配備安全繩及安裝安全網,以策安全,「其實真係用自己條命挑戰」,遂不建議個人玩家選址天台或危險高樓。

對於坊間形容Parkour如同「玩命」,他則認為,Parkour不等同「玩命」,更可於危急關頭自救,且Parkour雖涉及高難度動作,但大部分玩家均會量力而為,亦會評估外在安全風險,「唔認識Parkour,貿貿然樓駁樓咁玩就係『玩命』,如果正確練習後,認識自己嘅能力範圍,知道可以跳到幾遠,同埋評估同控制外在因素,咁就屬於挑戰。」本港近年大力推動新興運動,惟Parkour缺乏安全及正規的場地,Daniel期望港府可投放資源,於戶外興建合適訓練場及提供相應配套,助Parkour正面發展,「滑板都已經有滑板場,但係Parkour仲係咩場都未有。」

兩名Parkour青年涉於屯門輕鐵車頂飛躍 港鐵報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