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英製雙層電巴|載客量媲美柴油車 生產商:港電巴有光明未來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九巴首架英國車廠亞歷山大丹尼士(ADL)Enviro500EV 雙層電巴上周六(11日)首航,行駛過海路線112號。該車款是全港載客量最高的新能源巴士,可達122人,不論載客量、車廂設施及設計,都與傳統雙層柴油巴士看齊。

ADL亞太區董事總經理Andy Boulton表示,全球各地在推出電動巴士時總會面臨挑戰,早期的電巴把電池安裝在車尾,減少車廂空間令座位大減,今次新型號的電巴電池分布在車底及樓梯等位置,保留座位數量,載客量則可與柴油巴士看齊,正可反映巴士的意義在於乘載客人,而非乘載電池。他也相信,電巴在香港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晚間充電兩小時 可行走350公里

九巴首架由英國車廠亞歷山大丹尼士生產的(ADL)Enviro500EV 雙層電巴上周六(11日)首航,行駛過海路線112號,來往長沙灣蘇屋邨至北角。九巴電巴車隊目前共有82部電動巴士,包括30部單層電巴、52部雙層電巴。

九巴購入這新款電巴共10輛,載客量為122 人,車廂設施包括座位、企位、輪椅位的編排、地板平坦沒有梯級、往上層樓梯的佈局和緊急出口的設計,皆與柴油巴士一樣,是全港載客量最高的新能源巴士。新款電巴只需在晚間充電兩小時,就可行走350公里,滿足逾八成九巴每日的營運需要。

+2

電池裝在車尾 保留車廂座位空間

ADL亞太區董事總經理Andy Boulton表示,對於首架Enviro500EV 行駛過海路線112號感到自豪,亦對於與九巴的合作走到新一個旅程感興奮。他對於香港電巴的未來感到樂觀,「相信電巴在香港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ADL正與九巴工程團隊緊密合作,以確保可以在雙層冷氣電巴建立出更高效的反應。

他提到,一般柴油巴士釋出的二氧化碳為2.65kg CO2e而此架電巴的路邊排放量則是零,助改善空氣質素。他相信電巴是香港的未來,皆因這裡有持續的電力供應,電巴就是運載市民最有效率的方式。

巴士意義在於乘載人 並非載電池

他提到,全球各地在推出電動巴士時總會面臨挑戰,有不少電巴會因為將電池裝在車尾,以致車廂的座位大大減少,是次電巴的電池佈局是放在車底、樓梯下方及車尾等位置,故可以保留車內原有的載客量,同時設有兩個輪椅位置,與柴油巴士看齊。

他表示,「這正可反映巴士的意義在於乘載客人,而非乘載電池」,他為這個設計感到非常自豪。

ADL亞太區董事總經理Andy Boulton提到,全球各地在推出電動巴士時總會面臨挑戰。(梁鵬威攝)

提到電巴的未來,Andy形容香港有一個成熟的巴士市場,有一個可預測的未來。他表示,每架巴士的壽命都是18年,在18年間香港巴士業充滿不同挑戰,也需面對不同艱鉅的任務,故ADL就專為香港設計相對應的巴士,以保證巴士可以運行足18年。

電巴成本較柴油巴貴60%

他期望,ADL為香港帶來的電巴數量,是愈多愈好,惟取決於營運商,皆因電巴所需的成本較一般柴油巴士貴約60%,營運商負擔到、成本提高的情況下,乘客亦未必會想支付更多費用。

他表示,電動車已是存在一個多世紀,ADL亦已超過100歲,故已有充足的電能以維持服務,對ADL而言,在不影響載客量的前提下,電巴獲472千瓦/小時的能量是相當重要的,重申他們的巴士是載客,而非乘載電池。至於就氫能車與電動車的分別,Andy認為氫能車效能較低。

Andy表示,當ADL向客戶出售一架巴士時,並不只是收錢就直接運行,當中更需要的是ADL對該巴士的建構,今次向九巴出售電巴同時,亦等同建立一個長達18年的合作關係。

50員工在香港工作 了解營辦商司機需求

他提到,ADL現時有超過50位人員在香港專門為巴士工作,以不斷提升標準,以及確保其設計是市場上最好的,故ADL亦與九巴緊密合作,以了解意見,例如因應司機的需求,擋風玻璃設計成稍凹到車身,以助司機有更好的視角,加上因為擋風玻璃是最先有機會撞擊行人的部件,此設計有助防止擊中行人的頭部。

在香港的環境下,要由柴油車轉型至電動車看似困難,Andy則認為,要轉型是很有信心,回顧ADL在1996至1997年,就建造第一架3軸雙層巴士,建造一架新車,都會運到英國的測試跑道上進行加速耐久循環測試,以模擬18年的使用壽命。

每輛巴士有18年壽命

ADL至今已銷售巴士20多年,行駛近400萬公里,對於一架18年壽命的巴士而言,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距離。因此,他對巴士轉型有一定程度的信心,即使未能做得更好,也會是做得最好。

他期望,日後不只是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而是有如住宅服務、接送老人等服務,盡可能建立更多客群,建造他們想要的東西,ADL亦會專注在香港的市場以及其他市場的開發,目前港府所設立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亦對其有一定幫助,以達致以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形容這是一埸「長時間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