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工程技術知識兼顧 準醫生:比在單一領域的發展更好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對不少家長與莘莘學子而言,醫療與科技工程2個科目的前途有著天壤之別,前者是前往康莊大道的鑰匙,後者則被大家口中純粹為入大學的「水泡科」。社會向來亦認為醫科畢業生只有走入研究所或醫院的路途,卻未細心考慮發展本地醫療科技的可能性。
陳寶玲(Catherine)與高浩2名醫療新力軍,就算現在披上了白色長袍,但他們都放不下自己對科技工程的熱愛;與科技有過一面之緣後,更令他們希望在香港固有制度上作出改變,讓醫療與科技兩事可相輔相承地發展下去。

Catherine的碩士同學不全是有醫學背景,她認為工程師可集中在改良技術,而醫生則可把技術放在實行上,兩者的交流有著相輔相承的作用。(倫星揚攝)

每份工都有精彩位, 按此發掘更多本地行業的獨特人與事!

「其實機械臂在工業上已應用很久,為什麼我們現在聽到機械臂應用在醫療上會感嘩然?實際上,醫療界的技術發展比起工業界慢了差不多20、30年。」現為實習醫生的Catherine說出了醫療界的現況,並認為現今科技發達,不應浪費,那份對科技的執著原來源於她自小便有想當工程師的理想。

5年前,她站在人生的分岔口。面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英國帝國大學的機械工程系,在與家人詳談後,終決定放棄從小的工程夢,步上醫生的仕途,但經過3年本科生涯的洗禮,卻洗不走當初的夢想,兜兜轉轉,讓她有機會到英國進修醫學機械碩士課程,完成她的心願。

Catherine在國外那1年獲得啟發,把影像科技融入醫療以改善舊有手術方式,亦另與友人開創MedXOrobotic幫助患有柏金遜症的病人康復。敢創新想改革,但她坦言現今的醫療科技水平是處於開荒牛的階段,而且香港比其他國家尤其走得慢,「英國現時有很多大學在進行醫療機械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研究。我覺得香港在這方面的研究從來都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慢,資源是有的,但都是放在臨床實驗及藥物對病人的影響上,忽視了業界發展創新科技的需要。」她認為香港地勢處優,應好好利用,「據我所知,英國的大學是在中國市場中找到很多資源,亦有很多內地生取得助學金到英國讀博士學位,為什麼香港不好好吸納這些人才呢?」

Catherine所研發的系統應用了AR技術,讓醫生無需左顧右盼,從1個螢幕上已可看到病人身體狀況。(倫星揚攝)

除Catherine外,現任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臨床講師的高浩亦有1顆推動醫療科技的心。於英國修讀博士課程的他,當日亦見識過外地成熟的醫療科技,而且實驗室內的人縱是有著不同專業,但卻有著1個共通點:大家皆對研發醫療科技有濃厚興趣。他特別提起班上1位來自德國的腫瘤科醫生,他為著學習醫療工程的知識,便毅然傐下手上的職務,無視其他同學高水平的編碼製作技術,仍努力地自行學習。

高浩說醫生比起科學家有較穩定的生活,而且香港對科學家的支持比較少,導致大眾有誤解。(倫星揚攝)

在英國所見的人與事加強了他對「跨學科發展」的肯定,回到土生土長的香港後,亦渴望能令醫學界與工程界刷出火花,但他希望事情不止在教授間的交流,學生亦會有更多思考跨專業的可行性。「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願,你可以作工程師界的最強為目標,但亦可以挑選1條獨特的路,去洞悉一些在相關專業不會獲得的東西。一面嘗試作自己專業的8成,另一方面則體驗其他界別的5、6成,因為有些問題是可透過跨學科來解決,如沒有別的專業知識,是不可能懂得怎樣做的。」

要涉獵多個專業的技術,對一眾在行內工作多年的醫生,或是新一代準備就讀醫學的莘莘學子都是一大衝擊。2人皆不約而同地認為香港傳統的社會框架及深種在社會的價值觀正在拖慢本地的醫療步伐,家長對工程系亦有誤解,認為發展前途未如醫科、法律般穩定,Catherine希望各家長可以打破工程系舊有的印象,讓更多學生可投身在這專業中。高浩亦認同,並表示:「我認為大家對跨學科的認知度較低,特別是香港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叫我們要選擇一條專業的路去走,大家亦只會跟隨這固定的目標去走。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退後一步去看這大環境,要看其他人在做什麼,嘗試擴闊自己的眼界。雖然過程中會犧牲了一些深度,但若你在每個專業都做到8成,你可能會比純粹100%在1個專業界別的成就更好,因為你有的就是此專業不曾擁有的獨特見解。」

高浩表示醫療界長久需要工程師的專業知識去彌補它們的科技不足,如他所研發的光學顯微鏡,便是靠一些工程教授協助裝嵌。(倫星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