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自責唔識教 3歲女抹淚安慰:想媽媽再笑

撰文:余秋婷
出版:更新:

不少父母把孩子視為「命根」,事事以子女為先,忽略自己需要。育有3歲女兒的羅太以前只懂為女兒著想,甚至想過辭職照顧寶貝女,女兒稍有不恰當行為,羅太都會極其自責、覺得自己未能教好女兒,久而久之情緒爆煲,更在女兒面前流淚,沒想到竟反過來在女兒身上得到安慰,「她為我抹眼淚,跟我說『媽媽你笑吧,你笑,我才會開心』。」羅太才逐漸明白為人父母,自己要先保持心境樂觀正面,才可以為家庭帶來快樂。

羅太(左一)是新手媽媽,視女兒為心肝寶貝,即使自己病了,都覺得要讓女兒安睡,才能休息,曾經積累了很多壓力。(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30多歲的羅太育有3歲獨生女梓淇,由於是第一胎,沒有經驗,羅太經常處於緊張高壓狀態,「因為女兒初時有點暴躁,我覺得好困擾,經常反問自己『點解咁樣?』質疑是否自己教得不好。」自責情緒不斷累積,身邊亦無朋友傾訴,羅太坦言曾瀕臨崩潰。

當梓淇上幼稚園後,羅太便開始重新就業做兼職,豈料有一次,梓淇在家中見到表哥因做錯事被家人大罵,一時受驚至大哭大鬧,一發不可收拾,羅太放工回家後,女兒第一句就是「我不要媽媽上班, 我要媽媽陪著我 。」那幾天,梓淇晚上都發惡夢,之後更生病了,羅太憶述:「當時我覺得好自責,我覺得自己沒有好好保護女兒,甚至考慮是否要辭職,專注照顧女兒。」

心中糾結了一段日子,心情沉重,羅太終於忍不住在女兒面前流淚,意料之外,梓淇竟然為她擦眼淚,更對她說:「媽媽,你再笑吧! 你笑,我才會開心。」那一刻,羅太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原來默默影響著女兒的心情。

原來自己開心同女兒有密切關係,我一直以為女兒開心才最重要。
羅太

其後,羅太向社工尋求協助,從中亦學識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羅太心理有所改變,她發現女兒亦有成長,少了發脾氣、表達能力強了,遇上不快事時,女兒不再尖叫、不再打人,而會說出自己的感受。現在一家人多了歡笑,少了戾氣,羅太笑言:「我屋企不算有錢,但現在我們去海傍散散步、吹泡泡就已經很開心,一蚊都唔使用。」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訪問了近500名家長,發現家長個人是否快樂,對家庭整體的快樂程度有決定性影響。 (余秋婷攝)

三成半家長視子女相處為家庭快樂最重要因素

事實上,本港一項調查亦發現家長傾向忽略自己的情緒,可能「將家庭的快樂、建築在自己的痛苦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於去年12月,以電話訪問500位育有24歲以下子女的家長,調查結果顯示,34.1%受訪家長認為「與子女相處」,是提升家庭快樂的最重要因素,屬眾多因素之中的第一位。其次是25.1%人認為「家庭的經濟環境」最能夠提升家庭快樂,22.2%人則認為「夫妻相處」是最重要因素。

調查發現,認為自己快樂程度最為重要的家長,僅得15.7%。詳見下表:

  提升家庭快樂的最重要因素
人數 百份比
與孩子相處 170 34.1%
家庭的經濟環境 125 25.1%
夫妻相處 110 22.1%
自己快樂的程度 78 15.7%
社會環境及氣氛 11 2.2%
學校/教育制度的配合 2 0.4%
其他 2 0.4%
總數 498 100%

 

研究亦請受訪者為自己的個人快樂及家庭快樂程度作評分,家長個人快樂平均分為72.2分,而家庭快樂平均分為74.9分。數據顯示個人快樂程度高的家長,其家庭快樂程度亦傾向較高,兩者有顯著關係,基督教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黃陳麗群表示:「有時家長會令自己受苦,而讓家庭快樂,但事實上,個人快樂是直接影響家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