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基︰加強保育大自然 紅花嶺劃郊野公園 研究北都設濕地公園

撰文:李宇婷
出版:更新:

今日(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濕地公園免費開放。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政府一直致力於三個範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加強保育大自然,待明年完成法定程序後,沙頭角紅花嶺附近就會成為第25個郊野公園,在大嶼山水域亦將會有第8個海岸公園,政府亦正研究在將來的北部都會區設立濕地公園。

+1

陳國基主持全國生態日啟動禮時表示,政府今日聯同不同機構推出多項活動及優惠,包括免費開放綠色設施,舉辦講座及安排導賞,綠在區區在各區辦事處在積分兌換獎品,亦會有折扣優惠。

政府前年推出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目標2050年實現炭中和,陳國基指政府在減廢回收方面推進多項工作,包括目標在2024年4月實施垃圾徵費,以及計劃最早於明年第二季起,分階段管理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

政府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批出超過40個項目

加強保育活化鄉郊是另一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範疇,陳國基指政府在鄉郊開展不同的改善和活化工程,而荔枝窩作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景點,正是一個好例子,除了興建公共污水系統和改善排水設施外,亦為荔枝窩引入智能環保洗手間。這項設施即將落成,會成為全港首座「邁向淨零碳排放」建築。

他又提到,政府通過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支援非政府機構和大學團體深化偏遠郊區的保育和活化工作。計劃至今已批出超過40個項目,由保育自然生態、推動鄉村文化,以至復修具有建築特色的農舍等,涉及資助總額超過兩億元。

李慧琼:設立生態日是與國際接軌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出席同一活動時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6月決定將今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不單是標誌,更是建立全國綠色低碳經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推動力。

她指設立全國生態日是與國際接軌,希望成為香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的重要宣傳手段,引導市民實踐生態文明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