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得藝術】藝術家林東鵬不讓女兒學畫畫
甚麼也可以學,就是不可以學畫畫。
現今的小孩忙於學樂器、上舞蹈課、繪畫班等,除了有一技之長,家長亦希望培養他們的藝術氣質。不過藝術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有一個抒發或表達情感的出口。擅以混合媒介創作,其作品為英美及香港多間機構收藏的本地藝術家林東鵬卻對我說:「不准女兒學畫畫」!
不讓女兒學畫畫的原因是……
他曾收集各類型的玩具,放置於大型繪畫內,形成玩味十足的作品。這次他於商場內策劃的藝術項目,就繼續把「玩」的元素放進創作中。我看見他把6歲女兒的畫作印在軟墊上,出自小女孩雙手的畫作很有水準,但原來她女兒竟沒上過畫畫班!藝術家爸爸解釋道:「我覺得她本身具有這樣的能力。我亦暫未有信心找到能成功引發小朋友畫得更好的導師,最後只可能是複製……我也沒有人自小教導,也許我也不太相信有人可以教得好……用自己的方法會更有趣吧。」
藝術家培養子女創作的態度,是否會令一眾慣於催谷子女的家長反思?我也不禁重新思索,藝術創作也許是源於自身對四周的觀察及毫無束縛的想像力。
林東鵬回憶說,年幼的生活很自由,即使家裏很細,自己亦會主動找空間砌東西,跟着漫畫繪圖,自娛一番。即使到了大學上藝術課,亦會利用不同的空間,更走到天台創作,「一個空間內沒有空間,便創造一個空間給自己。」
我只會給她東西自由發揮,又或與她一起創作。
女兒令他再次「成長」
他笑說接受親子訪問也有點頭痛,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並沒有特別的教養方法。」不過他只禁止女兒學畫畫,其餘由她自己選擇。
問他為何在近年的創作像重拾童趣,加入很多「玩」的元素,是否受女兒的影響?「當你做創作一段時間,就會問自己為何有樂趣繼續下去,那一刻剛好女兒出世。」那時,他發現「玩」是其中一樣令他感歡樂的事。可是人愈大,有些興趣愈會喪失,這很可惜。於是他以「玩」作為創作的素材之一,創造一個成人的童想世界。
林東鵬簡介
香港藝術家,畢業於中文大學藝術系及英國聖馬丁藝術及設計學院(藝術碩士)。作品主要以混合媒介(木,沙,釘水墨,炭筆,塑膠彩及油彩等)作平面處理,為英美及香港多間機構及私人收藏,曾獲 英國亨町藝術家獎、傑出亞洲藝術獎 、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 、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