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落注美國恐得不償失 中國為何對特朗普保持克制?
特朗普於美國霍士新聞網訪談中,表示自己「完全理解一個中國政策」,但不知道若「不跟中國在貿易等其他問題上達成協議,為何我們一定要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
從蔡英文和特朗普通電話到特朗普公開質疑「一中政策」,「特朗普式外交」在其還沒上任前就對中美關係掀起了幾重波瀾。斟酌「商人」特朗普的「條件句式」,顯然他的策略是將政治問題經貿化,即沒有什麼慣例和問題不能改變,有的只是利益。台灣應當認清自己在大國討價還價中的地位,同時中國也應慢慢了解與特朗普博弈的新策略。
「特菜通電」台灣是台灣外交勝利?
特朗普與蔡英文上周的一通電話再度中美台三方的複雜關係以及特朗普和蔡英文的敏感身分。自1978年台美斷交、翌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都依循中美3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處理美中與美台關係,謹守「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為避免對中美關係造成實質損害,當選後既不會和台灣領導人直接溝通,也不會公開討論敏感的政治和安全合作問題,更不會直接用「台灣總統」來稱呼對方。但是這次,商人出身的「政治素人」特朗普還未上任就打破了所有慣例,事後還在社交媒體發文抨擊中國。
台灣綠營不少人為此興奮,從表面上看,這似乎確實是台灣的一場外交勝利,蔡英文需要這樣一通電話來支撐其上任後推行的「親美疏中」路線,同時也緩解台灣社會對特朗普上任後台美關係未來走向的焦慮,紓緩自己所面臨的執政壓力。然而,從台灣的長遠和根本利益考慮,這真的是一場外交勝利嗎?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最新事態發展表明,特朗普與蔡英文通電話,是一場由華盛頓智庫和說客從自身商業或政治利益出發促成的事件。而質疑「一種政策」很可能也是期望在中美經貿問題上的談判增加籌碼。
特朗普質疑「一中政策」 平息黨內爭議?
自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雖然「一中政策」一直為中美關係的基礎,但美國內部批評華府棄台做法的聲音從未停止。這在親商且意識形態色彩較重的共和黨內尤其明顯,不少共和黨人與台灣有長久的個人甚或商業往來,而且認為台灣在政治理念上更接近美國。
而從另一方面看,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沙伯力(Barry Sautman)認為特朗普接電話的首要目的不是救台灣於水火,亦非劍指中國,而是考慮自身的利益——聚攏因自己參選而分裂的共和黨人心。沙伯力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大選期間,部分共和黨人士不支持特朗普,有些人甚至是他的政敵,比如克魯茲、魯比奧及他們的支持者。特朗普想要在執政時爭取這些人的支持。」
特朗普未代表美國 北京克制持續溝通
令許多人意外的是,北京迄今的反應相對克制。事件發生後,中國外長王毅批評「這只是台灣搞的小動作」,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格局。而「一中政策」問題上,中國也並未有激烈反應。
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清晰說明「一中政策」的深刻政治意涵,北京不可能不在乎。對於北京這種帶有息事寧人意味的反應,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向《香港01》指出,特朗普畢竟尚未就職,其言論不代表美國政府的態度,也不會對中國產生實質影響。朱鋒對特朗普就職後對中、對台政策持觀望態度,認為特朗普究竟是在「作騷」給其他人看,抑或預示對台政策轉變,目前難以斷言。有鑒於他還只是候任總統,內政外交都還在摸索佈局,中國選擇不向他開火不足為奇。
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之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迎接長年擔當中美外交橋樑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而在特朗普口口聲聲質疑「一中政策」的時候,在中美外交領域相當有建樹的國務委員楊潔篪其實也正在紐約與特朗普的團隊交流。哪種交流更實際,其實一目了然。
美國或出賣、大陸可打壓:台灣易成輸家
台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預測,只要不觸碰「把台灣當成獨立國家」這條紅線,北京將會容忍美國與台灣加強關係。他同時相信,中國與特朗普打交道時必然有所讓步,「不然特朗普更會把台灣當籌碼」。
陳一新曾撰文提醒台灣,美國總統對台態度急轉彎大有前例,不可不防。如克林頓在競選總統時斥中方為「北京屠夫」,上任後反而去到上海發表演講,提出「新三不政策」: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台灣以國家名義加入國際組織。陳一新強調,蔡英文政府別高興得太早,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前,什麼談話都不作準:「現在大陸籌碼比克林頓時期更多,不會急着與台灣翻臉。現在打擊台灣等於打特朗普的臉,捋虎鬚。」
中國官方輿論對台灣的強烈批評與對美國官方的冷靜態度形成強烈反差,這顯示中國政府可能對台灣付諸報復行動。陳一新對此指出:「大陸打壓台灣會更加細膩,不一定在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