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專業進修學院9月辦ESG管理學課程 普通話授課培育大灣區人才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企業重視ESG表現(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今年九月推出ESG管理學網上課程,為針對培育大灣區ESG人才,課程將以普通話授課,提供簡體字中文教材,首期收生人數料不超過200人。

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ICSD)創會主席葉榮鏗(右)和行會成員林正財。(洪芷菁攝)

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將於今年9月開辦ESG 管理學課程予大灣區人士在網上修讀。課程涵蓋認可ESG策劃師相關內容,目標為大灣區培訓更多在 ESG領域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課程備有簡體字中文教材,並以普通話授課。課程學費為7500元。

課程包含15個小時的實時網上課程和2小時的教學影片,應用「CEPAR」方法、即挑戰(Challenge)、評估(Evaluation)、策劃(Planning)、行動(Action)及檢討(Review)框架,處理ESG的議題提交習作,而評分僅分為及格或不及格。

完成課程的學員可以獲由中大專業進修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成為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會員、認可ESG規劃師的證書及資格。

首期收生人數不過200人

有份研究「CEPAR」方法的嶺大學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稱,市場上很多ESG課程偏重評級標準或衡量標準,但缺乏簡單工具,讓普通機構解決ESG實務問題。

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創會主席葉榮鏗認為為,課程學員能夠在企業中應用「CEPAR」方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業務策略和營運方針,推動社會和環境的積極變革,而大灣區課程收生人數目標不超過二百人。

另外,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去年於英國設立分部,協進會今年再多兩個分部,分別瑞士日內瓦和新加報,前者於本月成立,後者則於下半年成事。而協進會本身已開設的ESG策劃師課程,將於今年第三季拓展至大灣區,正積極推動中東地區推出相關的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