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中長期發展的四種可能情景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訪華,中國提出了一個看法:中美究竟是要做夥伴還是當對手,這是中美處理彼此關係首先要回答好的根本問題,是決定中美關係能否穩定發展的「第一粒紐扣」。「第一粒紐扣」扣好了,中美關係才會真正穩下來、好起來、向前走。不過,這兩個事關中美關係的根本問題,實際上早已有答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非常明確地指出,中國是美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而美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就是抑制中國帶來的挑戰。

今年2月,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的訪談節目《60分鐘》(60 Minutes)中,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曾就中美關係坦承:中國是一個比「蘇聯還要強大」的競爭對手,中美之間是戰略競爭關係。美國人不願意生活在中國主導的世界裏。這個看法應該是代表了美國政府、政客、精英們的深層想法,也是當前美國國會、美國政府的決策基礎。

目前,中美關係在戰略上已經固化,處於持續偏緊的對立狀態。但在技術上還有改進和溝通的空間,可進行一定程度管控,但管控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避免突發風險。總體來看,中美關係中長期將處於一種「戰略互疑,策略對立,技術管控,局部合作」的低谷狀態,是既定戰略基礎上的長期博弈。這種狀態可能持續20年至30年,直到經過長期「較量」,中美關係達到新的再平衡。要說明的是,再平衡並不一定是力量均等的平等關係,而是在某種狀態下實現相對穩定,不再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布林肯訪華:圖為2024年4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Mark Schiefelbein/Pool via REUTERS)

中長期的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這是國際上都很關注的重要問題。綜合現在國內外對於中美關係前景的各種討論,從各種可能性來看,大致可以歸納為四種情景判斷。

第一種情景:美國仍強,中國走弱。美國仍然保持全球老大的位置,在盟友中仍然有號召力,依然維持美元霸權,能夠聯合盟友對於中國進行制裁和抑制。而中國在老齡化背景下,難以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無法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中國不得不把更多精力和資源用於解決國內問題——金融風險、債務、老齡化、少子化,由於體制改革落後,中國無法激發新的系統創新。類似華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科技公司的出現屬於偶然,而不是現有體制機制下中國的必然產物。中國的科技創新、產業化能力,並沒有得到顯著提高。

在國際事務中,俄烏戰爭不會長期化,會在5年內以某種方式結束。以哈戰爭較快結束,中東動盪不再牽扯美國。當美國從兩場戰爭泥潭中抽身,將騰出更多精力和資源對付中國。美國與中國雖然不太可能出現美蘇「冷戰」模式,但在此種情景下,中國在長期競爭中處於弱勢,被排斥在新的全球化之外,而世界也習慣於此。整體上,世界仍是單極世界。這是對美國最有利、對中國最不利的一種情景。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11日在白宮舉行三邊會談。(Reuters)

第二種情景:中國漸強,美國漸弱。美國由於各種原因,難以長期保持全球老大位置,美國及西方的價值觀外交不再被全世界認可,「雙標」式國際規則被南方國家普遍輕視,難以成為全球通行規則。俄烏戰爭長期持續(至少在普京周期裏),長期拖累美國和歐洲,成為美歐的又一個阿富汗。新老歐洲出現分裂,歐洲經濟因受到持續影響而長期陷落。

中國調整發展戰略,工作重點重回發展,推進以市場化為核心的改革和開放,尤其是推動了有力度、有深度的體制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制度環境和體制空間。這種情景下,中國得以保持穩定、持續的經濟增長,能夠比較順利地應對老齡化海嘯的衝擊,能夠系統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科技創新產業、成長出較多類似華為的科技企業。由於中國堅持開放,得以有效對沖美國發起的「小院高牆」。

在此情景下,美國的「價值觀外交+地緣政治博弈」效果逐漸遞減,中國與美國以外的西方世界仍保持有一定順暢度的交流與溝通,削弱了美國的圍堵。在未來若干年後,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居全世界第一,成為中國經濟崛起的象徵。人民幣實現部分國際化,在東南亞、南美、非洲、部分歐洲國家,成為市場主動接受的結算貨幣、儲備貨幣和投資貨幣,在全球經濟中的使用份額顯著上升。

2024年4月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國外交部)

在20年至30年之後,美國不得不接受新的平衡,真正的多極化世界開始出現。這是對中國最有利、對美國最不利的局面。不過,要實現這種情景,中國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外部,而是國內改革與發展。也就是說,在國際環境鉅變背景下,中國仍需實現過去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成果,挑戰極大。

第三種情景:中美爆發局部熱戰,兩敗俱傷。中美熱戰的導火索是台灣問題。台海危機加劇,觸發中國大陸武統,美國軍事介入。此次熱戰大概率仍控制在局部範圍。最壞的情況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的大城市(包括台灣)、科技、先進工業能力的被破壞,交換美國在西太平洋甚至夏威夷的軍事資產,包括在日本、韓國、菲律賓的軍事基地。

不過,即使熱戰控制在區域範圍,但由此帶來的經濟和金融衝擊則會重創全球。全球化將被嚴重摧毀,東亞經濟圈、東盟經濟圈幾乎被全部摧毀。當中美爆發熱戰時,如果朝鮮的體制與地緣政治處境仍未改變,那麼可能成為東亞熱戰中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至少可以牽制日本、韓國和美國相當一部分軍事力量。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假設情景,對中國與美國都具有破壞性,對中國造成的打擊尤其大,相當於改革開放倒退了幾十年。

習拜會・習近平・拜登・中美關係: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在斐羅麗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會談後,拜登親自將習近平送到上車處道別。(新華社)

第四種情景:維持現狀,世界基本格局不變。中美處於長期博弈中,仍保持美強中弱,但美國無法主導日益增長的中國。美國在始終難以抑制戰略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繼續發展,中國則在美國製造的長期抑制環境之下艱難發展。雖然沒有爆發熱戰,但中國可能離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越來越遠,中美隔閡將會加深、固化,世界也會隨之逐步分隔成兩大陣營,這不一定就是「冷戰」時期的軍事對立陣營,而是更接近於「地緣經濟陣營」。

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種情景判斷也是有局限的。中美關係是在世界格局之下的一種關係,並非只是中美雙邊關係。另外,對於國家的「強」與「弱」的變化,也需要對其內涵加以定義。放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衡量「強」「弱」的參照系不同,可能會對「強」「弱」得出不同的結論。

最終分析結論:

作為地球上綜合影響力最大的一對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的長期前景並不樂觀。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抑制不會改變,兩國尋求改善關係,更多是在技術層面、政策層面的風險管控。在底層戰略上,中美雙方都沒有抱什麼幻想。對中美中長期關係四種情景的粗線條勾勒,展示了中美關係未來的幾種可能走向。比較確定的是,在這個小小的地球上,還是要相互包容、和平發展最符合人類的利益,容不下兩個大國去捉對廝殺。

本文原載於2024年4月28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