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難題!「針掉進大海如何撈出來?」 求職者機智妙答即獲錄取

撰文:布萊恩
出版:更新:

【面試問題/求職技巧】公司面試旨在考驗員工應變能力,內地有公司面試時就詢問「一根針掉到大海裏,需要用什麽辦法把它拿出來?」,結果其中1名「求職者」智慧回答獲即時取錄。網民看後熱議,有人認為這些題目能篩選腦袋靈活的人;但也有人認為題目「譁眾取寵」,實際作用不大。

內地有公司面試時就詢問「一根針掉到大海裏,需要用什麽辦法把它拿出來?」,結果其中1名「求職者」智慧回答獲即時取錄。(示意圖/gettyimages)

綜合媒體報道,內地1家公司正招募員工,而老闆為了檢驗自家公司面試官招募新員工選拔過程,於是假裝「求職者」面試,結果靠「神回覆」獲得錄取。

這場面試以線上方式進行,面試官問「一根針掉到大海裏,需要用什麽辦法把它拿出來?」。面對這種「刁鑽」問題,老闆不慌不忙回覆:「我如果用吸鐵石把它吸出來,但針是掉到大海裏呀!繩子又不夠長,肯定不行;如果我用桶撈,大海裏的水太多,估計一生都撈不完;用網捕,又不現實!」。

面試官問「一根針掉到大海裏,需要用什麽辦法把它拿出來?」。(示意圖/gettyimages)

之後老闆把答案轉到「沉默成本」,說「這針掉下去是過去發生的事情,看它的成本、功用是否對後面的決策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既往不戀,縱情向前。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面試官聽後追問「如果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呢?」。老闆回應「從產品經理角度,對產品的需求背景,及這根針是什麼樣的針?它為什麼會掉到大海裡?掉到大海裏,對產品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去撈它?它的價值大嗎?撈針會有什麼樣的收益?有什麼樣的成本等方面進行了考慮」,又進行具體對比,「如果這針是縫衣服的,那最終的結果是縫衣服,針只是縫的過程中的參與,我們可以換種方式來縫,只要達到把衣服縫好的結果就行,當然可以重新買一支針。如果針是一個科研專案的成果,意義寶貴,那就要規劃如何去撈,用什麼工具去撈?」。

老闆不慌不忙回答,最終獲「錄取」。(示意圖/gettyimages)

不過面試官再問「如果老闆就是讓你把針撈出來,你又怎麽辦?」。這道題看似只有「做」或「不做」、考驗員工「忠誠」,但作為老闆,他也有不同見解,「如果我只是機械地聽從老闆的每1句話,那我也沒有什麽職場競爭力,你們也不會招聘我,隨便找1個人都可以。所以我會根據我的專業能力來選擇聽不聽」。

面試官最後問,「如果你覺得老闆的需求不靠譜,你會怎麼辦?」。報道未具體說明老闆如何回應,但相信老闆最終獲得「取錄」。

這道面試問題令網民熱議紛紛,有人認為這些題目能篩選腦袋靈活的人,但也有人認為題目「譁眾取寵」,實際作用不大。(示意圖/gettyimages)

這道面試問題令網民熱議紛紛,有人認為這些題目能篩選腦袋靈活的人,「反正就是要懂得死的都會被說成活的就對了。面試官總會出奇幾個腦幹的!」。也有人嘗試解答,「不要糾結於一根針」、「再去買一根啊!浪費時間在那邊思考如何解決,不如直接去買1根不是更能解決問題」、「我不會大海撈針,趕快再去買1支新的,節省時間」、「等海神拿出金針、銀針、鐵針」。

但也有人認為題目「譁眾取寵」,實際作用不大,「不用時間成本嗎?搞一堆譁眾取寵的問題」、「真有人這樣問你,就站起來走出去就好,真的別待在這種公司」。